[ 索引號 ] | 11500101008630031F/2023-00012 | [ 發文字號 ] | 萬州府發〔2023〕2號 |
[ 主題分類 ] | 土地 | [ 體裁分類 ] | 公文 |
[ 發布機構 ] | 萬州區政府辦公室 | [ 發布日期 ] | 2023-01-06 |
[ 成文日期 ] | 2023-01-05 | [ 有效性 ] |
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重慶市萬州區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重慶市萬州區第三次全國土壤
普查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萬州府發〔2023〕2號
各鎮鄉(民族鄉)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重慶市萬州區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實施方案》已經重慶市萬州區第六屆人民政府第2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政府
2023年1月5日
(此件公開發布)
重慶市萬州區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
實施方案
為扎實做好萬州區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以下簡稱“土壤三普”)工作,按照《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的通知》(國發〔2022〕4號)、《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做好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的通知》(渝府發〔2022〕25號)、《重慶市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領導小組關于印發<重慶市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職責、組成人員及內設工作組>的通知》(渝土壤普查發〔2022〕1號)與《重慶市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重慶市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渝土壤普查辦發〔2022〕4號)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訂本工作實施方案。
一、普查思路與目標
(一)普查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以及加強耕地保護與農田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遵循土壤普查的全面性、科學性、專業性原則,銜接已有成果,借鑒以往經驗做法,按照“六個統一”(即:統一普查工作平臺、技術規程、工作底圖、規劃布設采樣點位、篩選測試分析專業機構、過程質控)的技術路線,堅持“六個結合”(即:摸清土壤質量與完善土壤類型、土壤性狀普查與土壤利用調查、外業調查觀測與內業測試化驗、土壤表層采樣與重點剖面采集、摸清土壤障礙因素與提出改良培肥措施、政府主導與專業支撐相結合)的工作方法,按照“統一領導、部門協作、分級負責、各方參與”的工作要求,科學、規范、高效推進我區“土壤三普”工作。
(二)普查目標
到2024年底,全面查明查清我區土壤類型及分布規律、土壤資源現狀及變化趨勢,真實準確掌握土壤質量、性狀和利用狀況等基礎數據,提升土壤資源保護和利用水平,為守住耕地紅線、優化農業生產布局、推動高標準農田提質改造、確保糧食安全奠定堅實基礎,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二、普查對象、內容與主要成果
(一)普查對象
全區全域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農用地的土壤。其中,林地、草地重點調查種植核桃、板栗、油茶、油橄欖、筍竹、牧草等與食物生產相關的土壤。
(二)普查主要內容
主要包括土壤性狀普查、土壤類型普查、土壤立地條件普查、土壤利用情況普查等。以完善土壤分類系統與校核補充土壤類型為基礎,以土壤理化性狀普查為重點,更新和完善全區土壤基礎數據,構建土壤數據庫和樣品庫,開展數據整理審核、分析和成果匯總。
1. 土壤性狀普查。通過土壤樣品采集和測試,普查土壤顏色、質地、容重、孔隙度、有機質、養分、酸堿度、重金屬等土壤理化指標,以及滿足優勢特色農產品生產的微量元素指標;根據國家確定的典型區域普查植物根系、動物活動、微生物情況等土壤生物多樣性指標。
2. 土壤類型普查。以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形成的分類成果為基礎,通過實地踏勘、剖面觀察等方式校核與補充完善土壤類型。同時,通過土壤剖面挖掘,重點普查土壤剖面中礫石、黏磐、漂白、白鱔、沙漏、潛育層等障礙類型、分布層次等。
3. 土壤立地條件普查。重點普查土壤野外調查采樣點所在區域的地形地貌、植被類型、氣候、水文地質等情況。
4. 土壤利用情況普查。結合樣點采樣,重點普查基礎設施條件、種植制度、耕作方式、灌排設施、植物生長及作物產量水平、高標準農田建設情況等基礎信息,肥料、農藥、農膜等投入品使用情況,農業經營者開展土壤培肥改良、農作物秸稈還田等的做法和經驗。
(三)普查主要成果
1. 數據成果。分別形成全區的土壤類型、土壤理化性狀指標數據清單,形成土壤退化與障礙數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域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區域等專題調查土壤數據,適宜于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土壤面積數據等。
2. 數字化圖件成果。分別形成分類普查成果圖件,主要包括全區土壤類型圖、土壤養分圖、土壤質量分布圖、酸化等退化土壤分布圖、土壤利用適宜性分布圖、特色農產品生產優勢區域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區域土壤專題調查圖等。
3. 文字成果。分別形成全區的各類文字報告,主要包括“土壤三普”工作報告、技術報告;土壤利用適宜性(適宜于耕地、園地、林地和草地利用)評價報告;耕地、園地、林地、草地質量報告;酸化等退化耕地改良利用、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域土壤特征,高標準農田建設區域土壤狀況等專項報告。
4. 數據庫成果。分別形成集土壤普查數據、圖件和文字等內容為一體的全區“土壤三普”數據庫,主要包括土壤性狀數據庫、土壤退化和障礙數據庫、土壤利用等專題數據庫。
5. 樣品庫成果。形成標準化、智能化的區級土壤樣品庫。
三、普查技術路線
按照“土壤三普”“六統一”(統一建立“土壤三普”工作平臺;統一技術規程;統一編制“土壤三普”工作底圖;統一規劃布設外業調查采樣點位;統一篩選測試化驗專業機構;統一構建涵蓋普查全過程質控體系)原則,在國家統一構建的工作平臺、工作底圖和采樣樣點等基礎上,按照“一點一碼”,完成外業調查采樣、內業測試化驗、質量控制校核、數據整理分析、土壤圖校核制作和成果匯交匯總等工作。
四、普查工作主要環節與內容
1. 方案制定。依據全國及市級“土壤三普”工作方案和技術規程,結合實際,制定我區“土壤三普”工作實施方案,明確普查的任務內容、技術路線、工作步驟、組織方式、進度安排、經費保障等。工作實施方案報市土壤三普辦備案。
2. 普查隊伍確定。成立重慶市萬州區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負責全區土壤普查的統籌協調、重大問題研究和決策。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區土壤三普辦)設在區農業農村委,抽調精干人員組建工作組,負責普查工作的具體組織協調與實施。各鎮鄉(民族鄉)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負責轄區內普查工作的配合實施。區級有關單位要通力協作配合,共享國土“三調”、現有大比例尺地質圖等已有成果資源,為順利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提供基礎支撐。
3. 資料收集整理。收集全區采樣點分布圖、土壤圖、地形圖、地質圖、土地利用現狀圖、交通圖、行政區劃圖等,上述資料由國家和重慶市土壤三普辦公室統一制作、下發使用。區土壤三普辦收集整理全區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1:5萬土壤圖等成果、三調1:1萬和二調1:5萬土地利用現狀圖、空間分辨率為10m的DEM數據、地質圖、遙感影像圖、建成的高標準農田情況、氣象數據、森林資源清查固定樣地布點、土壤污染調查點位圖等資料。
4. 物資與場所準備
(1)辦公設備。因涉密工作需求,設立涉密辦公室,購置安裝工作站、計算機、打印機、掃描儀、移動硬盤、資料盒等。
(2)后勤保障。購置照相機、攝像機、便攜式取樣鉆機,勞保服、勞保鞋等勞保用品,急救藥品,生活物資等常用野外調查物資。
(3)手持設備。野外樣點立地信息采集、剖面或表層樣品信息采集集成于統一的調查采樣APP、樣品流轉APP和質量控制APP,其中坐標、海拔、坡向、坡度、簡易比色、景觀照拍攝等也統一集成于軟件中,信息集中上傳至后臺數據庫。
5. 技術準備
(1)結合本地實際,全區成立6支以上外業調查隊伍開展調查工作。依托西南大學、市農科院、市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三峽學院、三峽農科院等土壤調查專業人員的技術骨干作用,每個外業調查隊伍至少配備1名具有土壤學或地質專業背景、并受過“土壤三普”外業培訓并考核通過的技術人員。每個野外調查隊伍應設定至少1名質量控制員,負責對普查區域內調查采樣專業隊的工作質量檢查。各鄉鎮(街道)農業服務中心或規劃自然資源所安排1人參與調查采樣工作。
(2)技術培訓。區土壤三普辦組織做好基層普查人員參加市級培訓并開展具體的操作實訓。靈活采取線下線上培訓方式,抓好現場觀摩培訓,對參加市級培訓的技術人員加強考核。
此次樣點布設工作由國務院第三次土壤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實施。按照耕地、園地一般1平方公里規劃1個,林地、草地一般16 平方公里規劃1個,按照樣點校核技術規范,將市土壤三普辦下發的采樣點位發送給所在鄉鎮(街道),要組織人員先期實施樣點局地代表性核查,掌握所采樣點及農戶基本情況,規劃最優采樣線路。區土壤三普辦匯總分析鄉鎮(街道)上報的核查情況,發現預設樣點發生重大變化(如耕地、園地轉變為非農用地),及時與市土壤三普辦溝通,進行調整。通過代表性核查的樣點,區土壤三普辦與鄉鎮(街道)現場確認實際采樣點位置,并作好標記記錄。
(三)外業調查采樣
1. 表層樣點取樣調查。在預設樣點電子圍欄內,通過手持終端APP,導航逼近預設樣點,記錄和上報調查樣點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質、植物類型、種植制度、化肥農藥使用等立地條件與生產信息。表層土壤樣品按照技術規程,用“S”型或梅花型等方法混合取樣。
2. 土壤剖面調查。根據市土壤三普辦下達的工作任務,為確保剖面樣品采集滿足市土壤三普辦要求并基本覆蓋我區主要土壤類型、土種和土壤剖面數據完整準確,剖面樣品由市土壤三普辦統一開展,重點負責挖掘土壤剖面、觀察與記載剖面形態、采集剖面土壤樣品,制作土壤剖面標本。
3. 圖件校核。根據市土壤三普辦發放的工作底圖,對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形成的土壤圖等土壤類型校核完善,完成邊界勾繪,確保土壤類型的分類及邊界劃分準確。
委托市土壤三普辦遴選的市級質控實驗室和檢測實驗室按照全程質量控制技術規范統一檢測標準、檢測方法開展樣品測試化驗,實時在線填報測試結果,開展土壤容重的檢測分析。
(五)數據匯交與數據庫構建
按照全國統一的數據庫標準,采用內外業一體化數據采集建庫機制和移動互聯網技術,進行數據匯總提交市級審核,形成集空間、屬性、文檔、圖件、影像等信息于一體的“土壤三普”數據庫。
(六)質量控制
市土壤三普辦全權負責全市質量控制,區土壤三普辦對全區數據進行初步審核,按照統一技術規程,采用“土壤三普”工作平臺開展全程管控。外業調查采樣實行“電子圍欄”航跡管理,樣點樣品編碼溯源,“一樣一碼”;測試化驗質量控制采用平行樣、盲樣、標樣、飛行檢查等手段,化驗數據分級審核;數據審核采用設定指標閾值進行質控,階段成果分段驗收。資料檢查不少于采樣數量的5%,現場檢查不少于采樣任務的5‰。
區土壤三普辦按照《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土壤制圖技術規范》《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技術規程》等要求,組織開展成果匯總工作,完成全區工作報告、技術報告、專題報告、土壤類型圖、土壤養分圖及土壤專題圖制作,并及時完成數據審核上報、普查報告撰寫等工作后,分級組織開展成果驗收。驗收內容主要包括數據庫、圖件、文字報告等普查成果。
五、普查進度安排
2022年啟動“土壤三普”工作;2023—2024年全面開展“土壤三普”工作;2024年開展“土壤三普”成果匯總與上報。
2022年8月,收集國土“三調”數據、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報告、地質圖、土地利用現狀圖等數據圖件資料;籌備成立萬州區“土壤三普”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人員、職責,制訂《重慶市萬州區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實施方案》報市土壤三普辦備案。
(二)普查前期準備(2023年2月—5月)
2023年2月,組織召開工作動員會,確定具體工作人員,組織人員參加培訓。2023年3月,采購辦公設備,做好前期物資工作準備。2023年5月,按照市級工作任務清單,完成樣點布設,做好外業準備。
(三)外業調查采樣(2023年6月—10月)
2023年6—10月,開展表層土壤樣品、剖面樣品的采集和調查工作,繪制現場圖,完成樣品流轉制備,組織開展土壤類型邊界踏勘,完成校正。
(四)樣品化驗檢測及數據錄入(2023年10月—12月)
2023年10月,將樣品送至由市級確定的土壤普查檢測實驗室和質控實驗室,由其負責樣品制備、流轉、檢測等。完成土樣容重檢測工作,做好土壤調查表、野外調查表等數據的核查和錄入工作。
(五)土壤圖校核制作(2024年1月—3月)
2024年1月,根據市土壤三普辦下發的工作底圖,在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形成的土壤圖、土壤類型等基礎上進行校核完善,完成邊界勾繪,更新形成新的土壤圖,包括區土壤類型圖、土壤養分圖、土壤質量分布圖,酸化土壤分布圖,土壤利用適宜性分布圖,特色農產品生產區域(柑橘、榨菜等)土壤、高標準農田土壤專題調查圖等。2024年3月底前完成土壤圖校核制作全部工作。
(六)成果匯總(2024年4月—10月)
2024年4月,錄入化驗數據,對異常數據要實驗室復測,分析全區養分情況、利用情況等。2024年5月,組織形成全區“土壤三普”成果圖件,主要包括區土壤類型圖、土壤養分圖、土壤質量圖,酸化土壤分布圖,土壤利用適宜性分布圖,特色農產品生產區域(柑橘、榨菜、古紅橘等)土壤、高標準農田土壤專題調查圖等。2024年6月,配合市級建立集數據、圖件和文字等信息于一體的全區“土壤三普”數據庫,包括區土壤性狀數據庫、土壤退化和障礙數據庫、土壤利用等專題數據庫。2024年7月—10月,組織編制全區“土壤三普”工作報告、技術報告,土壤利用適宜性(適宜于耕地、園地、林地和草地利用)評價報告,耕地、園地、林地、草地質量報告,酸化土壤改良利用、特色農產品區域土壤特征、高標準農田土壤調查等專項報告,組織專家開展驗收。
(七)提交成果(2024年11月—12月)
2024年11月,提交全區“土壤三普”工作成果,提交工作報告和相關數據圖件,總結“土壤三普”工作中的經驗和不足。
六、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重慶市萬州區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領導小組(詳見附件1),負責全區土壤普查統籌協調、重大問題研究和決策。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普查工作的具體組織協調與實施。各鎮鄉(民族鄉)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協助完成轄區內普查工作(詳見附件2)。區級有關單位要通力協作配合,共享國土“三調”、現有大比例尺地質圖等已有成果資源,為順利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二)提高政治站位。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是一項重要的國情國力調查,各成員單位和鄉鎮(街道)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加強耕地保護與農田建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切實把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抓緊抓好。各鄉鎮(街道)要安排熟悉土壤普查的工作人員,充分發揮屬地優勢,做好點位踏勘、線路規劃、樣品采集、宣傳發動等工作,確保高質量完成普查任務。
(三)落實工作經費。土壤普查經費由中央、市級、區級財政按承擔的工作任務分擔,區農業農村委要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區財政局根據招投標結果和工作進度,按規定統籌現有資金渠道分期安排資金,保證土壤普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四)加強宣傳培訓。參與單位及時制定土壤普查工作宣傳方案、確定宣傳內容、編印宣傳圖冊等,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廣泛宣傳土壤普查的重要意義,落實國家耕地保護的基本國策,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積極參加國家、市級組織的培訓會,同時及時組織召開區級、鄉鎮(街道)培訓,確保普查工作專業化、標準化、規范化落實。
(五)加強安全保障。一是嚴格執行國家信息安全制度,落實“土壤三普”工作保密責任制。使用國產硬件軟件和定位系統,實行數據加密傳輸、數據庫等級保護和數據使用權限管理等。建立全流程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加強數據分類分級管理。參與調查、測試與數據匯總等“土壤三普”各環節的人員,需簽訂數據使用保密協議。參與數據審核、校驗與匯總的專家,需給予一定數據使用權限。在土壤普查結果公布前,面上普查數據不得用于論文、學術報告等發表。二是加強“土壤三普”工作中的安全作業,參與普查的服務單位應制定安全生產措施,其中外業調查重點做好交通安全和作業安全防護,內業測試單位重點做好實驗室安全防護。
附件1:重慶市萬州區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領導小組人員名單
附件2:重慶市萬州區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職責、組成人員及內設工作組
附件1
重慶市萬州區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
領導小組人員名單
組 長:喬乾麟 區政府副區長
副組長:劉 歡 區政府辦公室黨組成員
? 白 波 區規劃自然資源局局長
童 文 區農業農村委主任
成 員:程 波 區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魏 平 區財政局副局長
吳鑒臻 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
侯安平 區水利局副局長
胡人杰 區委農業農村工委副書記
冉紅梅 區統計局副局長
王開祥 區林業局副局長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農業農村委,由胡人杰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各成員單位按職責職能做好協調配合工作。
附件2
重慶市萬州區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領導小組
辦公室工作職責、組成人員及內設工作組
一、工作職責
(一)統籌協助萬州區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以下簡稱“土壤三普”)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科研院校及技術推廣單位、社會第三方機構等共同推進土壤普查工作。
(二)組織全區“土壤三普”工作的實施,督促指導鄉鎮(街道)落實普查任務。組織編制報備全區“土壤三普”工作實施方案。編制全區“土壤三普”工作計劃,指導審核各鄉鎮(街道)開展土壤普查。
(三)組織擬定全區“土壤三普”規范性文件和工作制度。組織開展新聞宣傳、輿情導控和有關培訓等工作。
(四)組織開展技術指導、加強有關技術隊伍體系組建等技術保障。
(五)組織編制全區“土壤三普”經費預算并上報,統籌全區經費預算編制。組織協調有關普查的政府采購。
(六)組織對接全區“土壤三普”工作平臺、工作底圖、樣點布設等。指導收集全區“土壤三普”、大比例尺地質圖、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土壤污染詳查、遙感影像資料等現有基礎資料。
(七)配合市級建立集數據、圖件和文字等信息于一體的全區“土壤三普”數據庫,包括區土壤性狀數據庫、土壤退化和障礙數據庫、土壤利用等專題數據庫。
(八)組織形成全區“土壤三普”成果圖件,主要包括區土壤類型圖、土壤養分圖、土壤質量圖,酸化土壤分布圖,土壤利用適宜性分布圖,特色農產品生產區域(柑橘、榨菜等)土壤、高標準農田土壤專題調查圖等。
(九)組織編制全區“土壤三普”相關報告,主要包括全區“土壤三普”工作報告、技術報告,土壤利用適宜性(適宜于耕地、園地、林地和草地利用)評價報告,耕地、園地、林地、草地質量報告,酸化土壤改良利用、特色農產品區域土壤特征、高標準農田土壤調查等專項報告。
(十)組織開展全區“土壤三普”質量控制與成果驗收。
(十一)組織土壤普查數據匯總分析、存儲。負責全區“土壤三普”基礎資料歸檔、保存。
(十二)承擔區“土壤三普”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組成人員
主 任:胡人杰 區委農業農村工委副書記
成 員:鄧 晶 區農業農村委辦公室主任
丁曉東 區農業農村委發展計劃科科長
邵 文 區農業農村委農田建管科科長
? ? ? ? ? ?? 鐘文佳 區農業農村委財務科副科長
? ? ? ? ? ? ?何 ?軍 ??區農業農村委環境資源與社會事務科科長
? ? ? ? ? ? ?譚益民 區農業農村委種植業科科長
? ? ? ? ? ? ?陳方春 區農業農村委養殖業科科長
? ? ? ? ? ? ?魏光樞 區土肥與農業生態保護站站長
陳亞楠 區土肥與農業生態保護站副站長
三、領導小組內設工作組
? ? ?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綜合協調組、調查采樣組、質量控制組三個工作小組,三個工作小組設在區土肥與農業生態保護站,人員由區土肥與農業生態保護站相關人員、委屬其它相關站所抽調人員、鄉鎮(街道)參與人員、大學和科研院所相關人員組成,共同推進全區“土壤三普”工作落地落實。
文件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