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號 ] | 11500101008630031F/2023-00009 | [ 發文字號 ] | 萬州府發〔2023〕1號 |
[ 主題分類 ] | 教育 | [ 體裁分類 ] | 公文 |
[ 發布機構 ] | 萬州區政府辦公室 | [ 發布日期 ] | 2023-01-05 |
[ 成文日期 ] | 2023-01-04 | [ 有效性 ] |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政府關于推動萬州區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建設的意見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政府
關于推動萬州區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加快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建設的意見
萬州府發〔2023〕1號
市教委各處室、有關直屬單位,萬州區各鎮鄉(民族鄉)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為認真貫徹全國及全市職業教育大會精神,按照全市職業教育發展布局規劃,圍繞萬州區“一區一樞紐兩中心”和“工業強區”建設目標,推動萬州區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建設,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領會、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和重慶發展的重要指示,認真落實教育部、重慶市人民政府《關于推動重慶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促進技能型社會建設的意見》(渝府發〔2021〕35號),以“鏈群職教”發展理念為引領,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增強職業教育服務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產業群發展能力,堅持中高職并舉、公民辦并重,形成區內職普融通、市內引領三峽庫區、國內輻射川鄂毗鄰、國際通達“一帶一路”的萬州職教發展新格局。
(二)發展目標
到“十四五”末,構建“一大四院多?!备叩冉逃汀拔鍍灐敝械嚷殬I教育發展布局,建成重慶職業教育重要基地,推進萬州職業教育進入提質培優、增值賦能新階段。全區技能人才達到21萬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業人員比例達到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達到32%以上。
二、重點任務
(一)推動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發展
堅持縱向貫通發展,搭建“中職-高職-職業教育本科”立交橋,實現中職升學比例達60%以上,高職升入本科比例達20%以上。鞏固中職基礎地位,強化高職主體地位,推進技能人才銜接培養,支持開展長學制人才培養。堅持橫向融通發展,推動堅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協調發展,到“十四五”末萬州中職在校學生保持在3萬人以上,在萬高校學生保持11萬人左右。建成中小學職業啟蒙教育課程研發基地1個、職業啟蒙教育基地7個。深化社區教育示范區建設,形成覆蓋全區的三級社區教育辦學網絡,促進職業教育與開放教育、社區教育、老年教育等協同發展。以職業院校、行業企業、職業培訓機構等為主要載體,建立技能型人才繼續教育培訓的體制和機制,借力萬州科創中心等孵化平臺開展創業孵化培訓,打造“創響三峽”品牌。
(二)擴大職業教育優質資源覆蓋面
整合優化職業教育資源,為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條件和保障。支持在萬高校“雙高計劃”建設,完善校地聯動機制,加快推進高校建設速度,保障新建、擴建職業院校供地需求,新增校地5000畝、增加建筑面積80萬平方米,增加儀器設備4億元。推進中職學?!半p優”建設,建成3所國家級優質學校、5所市級優質學校、15個優質專業,新增土地150畝擴建1所民辦中職。啟動職業院校辦學條件達標工程,核定各校辦學規模,編制“一校一策”達標方案和發展規劃。提升職業教育信息化水平,實施“教育信息化2.0”建設行動。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資源,開展“巴渝石畫”“金錢板”“三峽繡”等“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圍繞“壯美長江、詩畫三峽”主題,組織中高職院校學生參加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游節、世界大河歌會等品牌節會活動,形成特色鮮明、特點獨具的江城職教文化育人品牌。
(三)提升產教融合專業建設水平
打造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職業教育專業體系,圍繞萬州先進材料、食品加工、裝備制造、醫藥化工、新型能源5大重點產業和10個特色產業鏈條,健全專業動態調整機制,提高專業設置與重點產業匹配度,為萬州現代工業延伸產業鏈條構建產業集群提供技能人才支撐。打好“三峽制造”牌,大力推進綠色技術產業、生態環境保護等專業建設,形成支撐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專業集群和優質專業群,開展職業院校教師到三峽庫區綠色產業企業調研和實踐活動,培養一批適應綠色技術產業發展需要的技能人才,增加職業教育服務綠色發展能力,助推傳統產業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改造,建立綠色產教融合發展研究平臺,設立職業教育服務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科研項目,為萬州建成1個以上百億級綠色產業集群提供人才保障。推動校企合作,支持中高職院校和優質企業共同組建產業學院、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等。通過產業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增強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能力,為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源源不斷的提供技術型“新農人”。
(四)實施育人質量提升專項行動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以“大思政課”建設為重要抓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校一品牌”創建活動,激勵教師參加各級技能大賽、開發在線精品課程等活動,深化職業教育“三教”改革,推行“崗課賽證”綜合育人模式。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落實職業院校用人計劃、教師招聘、職稱評聘等方面的自主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開展“四史教育”,培養學生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三峽移民精神,健全德技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建立教育部(重慶)職業教育教學研究平臺渝東北分中心,成立萬州區中職學校學分銀行分中心管理辦公室,推進“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學分管理。落實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加強“診改”督導,實行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技能核心課程統一抽測。
(五)提升職業教育對外開放水平
推動職業教育跨區域協同發展,牽頭組建“渝川鄂綠色產教融合發展聯盟”,整合渝東北、川東北、鄂西地區、三峽庫區職業教育和產業鏈資源,構建跨區域錯位發展、協同培育產業發展人才機制。牽頭組建“萬開云”職教聯盟,定期主辦萬達開川渝統籌發展示范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聯席會。支持在萬高校與渝東北區縣的中職學校開展中高職銜接聯合辦學,引進區外優質高校與萬州開展校地合作,支持在萬州舉辦國家級職業技能比賽、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論壇等活動。加強國際合作,利用好上海合作組織國家多功能經貿平臺等渠道,拓展國外友好合作學校。持續推進與泰、德、俄、法、菲等雙邊職業教育合作,穩步推進中法、中德合作試點項目建設,開展‘一帶一路’產業和職業教育研究。依托在萬高校,整合渝東北相關國際教育資源,加強面向綠色產業和綠色技能的職業教育研究。打造“國際生豬研發中心”,推廣“碧播”人才培養模式,推進“智能制造應用技術研發中心”和“綠色制造創新中心”建設。
三、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
建立由市教委主任、萬州區人民政府區長擔任組長,市教委分管領導、萬州區人民政府分管副區長擔任副組長,市教委職成教處、萬州區教委負責人為成員的推動萬州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協調推進有關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萬州區教委,負責有關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市教委職成教處處長和萬州區教委主任擔任。將萬州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建設工作推動情況納入區政府對各部門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的重要內容。形成政府統籌、分級管理、地方為主、行業指導、校企合作、社會參與的良好局面。
(二)強化政策支持
大力推進萬州創建市級“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區縣”,支持萬州區加大財政教育經費增量向職業教育傾斜力度,教育費附加安排用于職業教育比例不低于30%,支持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于公辦職業院校改善辦學條件,設立職教發展專項資金(3000萬元/年),穩步提高生均財政撥款水平,建立健全與職業教育發展規模、培養成本、辦學質量相適應的財政投入機制,加大對在萬高校從規劃、用地、政策、債券資金等方面的支持,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將技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基礎設施建設范圍,將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經費納入政府人才工作經費預算。積極爭取對口支援和渝魯合作對萬州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
(三)營造良好環境
加大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的宣傳力度,通過打好“三峽文化牌”“紅色文化牌”,講好職業教育故事、唱響職業教育旋律,宣傳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和影響力。采用多種形式,大力宣傳技能型社會建設的重大意義、成功經驗、典型案例,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營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學習技能的濃厚氛圍,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為助力萬州經濟社會發展、增加人民福祉,創造美好社會服務。
附件:1.市教委支持事項清單
2.萬州區工作任務清單
? ? ? ? ? ? ? ? ? ? ? ?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政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年1月4日
(此件公開發布)
附件1 市教委支持事項清單 | |
序號 | 支持事項清單 |
1 | 支持三峽職教集團、安全職業教育集團、三峽學前教育職教集團建成國家級示范職教集團,新建“萬開云”職教聯盟。 |
2 | 支持萬州職教中心、三峽水電校建設國家級優質學校;支持萬州電子工程信息學校建設市級優質學校。 |
3 | 支持萬州區建設區域性公共實訓基地1個;建設國家級示范性虛擬仿真實訓基地1個以上;建設市級職業教育信息化標桿學校2所。 |
4 | 支持重慶三峽學院升級為大學;支持重慶三峽醫專升本納入全市高等學校設置“十四五”規劃,支持重慶三峽職院、重慶幼兒師專、重慶安全職院完成升本條件準備。 |
5 | 支持建設1個魯班工坊;建設海外學生實習實訓基地1~2個;建設2~5個國際化職業技能標準;建立面向國際教育的教師培訓基地1個。 |
6 | 支持中法“碧播”項目和“國際生豬研發中心”建設;支持萬州區聯合國家行業組織舉辦“國際綠色職業技能大賽”。 |
7 | 支持萬州區舉辦國家級職業技能比賽、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論壇等活動。 |
8 | 支持萬州區牽頭組建渝川鄂綠色產教融合發展聯盟,建立綠色產教融合發展研究院。 |
9 | 在萬州區建設教育部(重慶)職業教育教學研究平臺渝東北分中心,支持萬州設立職業教育學分銀行。 |
10 | 支持、指導萬州區創建市級職業教育改革成效明顯區縣。 |
附件2
萬州區工作任務清單
|
文件下載:
一圖讀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