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h id="enmyo"><address id="enmyo"></address></th>

          中國政府網 | 重慶市人民政府網 無障礙 部門街鎮 政務新媒體矩陣 智能問答 登錄 | 注冊 | 網站支持IPv6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策解讀 > 文字解讀

          【部門解讀】重慶市萬州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 規劃(2021—2025年)政策解讀

          日期: 2023-02-15

          【部門解讀】重慶市萬州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

          規劃(2021—2025年)政策解讀


          按照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組織編制了《重慶市萬州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為便于社會公眾廣泛知曉《規劃》內容,根據《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國務院令第713號)、《2022年度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政府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萬州府辦發〔202238號)等規定,現就《規劃》作如下政策解讀。

          一、文件制定背景和依據

          城市基礎設施是保障城市正常運行的物質基礎、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防范風險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要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為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進一步明確“十四五”時期萬州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思路、發展目標和重點建設任務,依據《重慶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重慶市萬州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等文件,編制《重慶市萬州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25年,規劃范圍主要為萬州中心城區。

          二、主要內容

          《規劃》全文共十章,設置2個城市基礎設施指標專欄,16個重點建設項目專欄。

          第一章總則,包括規劃背景、規劃依據、規劃范圍、規劃期限等內容。第二章發展環境,包括“十三五”時期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成就、主要問題、發展機遇和挑戰等內容。第三章總體要求,包括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等內容。第四章建立互聯互通的城市交通網絡,包括城市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城市停車場、慢行交通等四個方面。第五章構建環境友好的市政環衛體系,包括城市供水設施、城市排水設施、固體廢棄物處理設施、公共廁所、城市照明等五個方面。第六章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和生態環境,包括海綿城市、城市綜合管廊、生態園林、碧水生態廊道等四個方面。第七章健全安全高效能源保障體系,包括電力系統、天然氣輸配體系等兩個方面。第八章布局新型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包括信息基礎設施、智慧萬州等內容。第九章構建堅韌有效的防災減災體系,包括城市防洪、應急救援、防震減災、應急避難設施、人民防空等五個方面。第十章健全規劃保障措施,包括強化依法依規實施、強化重大項目支撐、強化資金保障、強化人才保障、強化監督考核機制等內容。

          三、主要發展目標和重點建設任務

          (一)建立互聯互通的城市交通網絡。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網絡,優化公共交通體系,提速城市停車場建設,提升慢行交通品質,出行品質穩步提升。規劃至2025年,新建改建快速路和主干路71千米、次干路和支路69千米、橋梁和隧道8千米,道路綜合整治47萬平方米,公交站點300米建設用地覆蓋率達到90%以上,停車泊位數達到19.02萬個。

          (二)構建環境友好的市政環衛體系。推進城市供水、排水、固體廢物處理、公共廁所、城市照明等民生工程建設,補齊市政環衛設施短板。規劃至2025年,城市供水水質綜合合格率不低于98%,城市污水處理能力達到35.75萬立方米/天,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8%,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100%。

          (三)提升城市生活和生態環境。加快海綿城市、城市綜合管廊、生態園林城市、碧水生態廊道打造,進一步完善城市綠地系統,提升城市綠地總量。規劃至2025年,建成區海綿城市面積比例達到45%,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4.07%。

          (四)健全安全高效能源保障體系。持續推進電網設施建設,完善天燃氣輸配體系,保障能源供應穩定可靠。規劃至2025年,配電網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城市天然氣普及率達到95%。

          (五)布局新型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完善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通訊網絡建設,建成投用“智慧萬州”工程。規劃至2025年,5G基站達到4448個。

          (六)構建堅韌有效的防災減災體系。提升城市防洪、應急救援、防震減災、應急避難保障水平,城市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規劃至2025年,城市市政消火栓建有率達到100%、完好率不低于98%,固定應急避難場所不低于141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